1990年汇通资管,一位老人踏上回乡路,直奔韶关。9月13日深夜,当地官员前来接站。
那位老人是谁,会让当地群众大吃一惊——此人就是消失了几十年的“红军第一叛将”龚楚。龚楚背着“叛徒”的骂名回到大陆,邓小平还亲自给他打电话。
为什么背叛革命,还会在多年后得到优待?当初为何做出错误的选择?
89岁的龚楚回到家乡第一件事,就是给老战友写信,在接风宴上,郑重其事地递出三封信,分别寄给邓小平、杨尚昆和王震。内容基本一样:向昔日战友问好,顺便求个情,让他能在家乡长住。
几天后,邓小平来了电话,几乎快失明的龚楚心里扑通扑通地跳,当年百色起义的时候,他们可是并肩作战过!邓小平是政委,他是参谋长。
如今呢?一个成了最高领导人,一个却背着叛徒的名声。想到这些,龚楚哽咽了,大颗大颗的眼泪掉下来。有些选择一旦做出,就真的回不去了。
展开剩余79%1927年,“四一二”政变爆发,白色恐怖笼罩全中国。龚楚举起反抗大旗,带着500多个农军兄弟北上,准备对抗蒋介石。同一年,南昌起义爆发汇通资管,他带着队伍赶到江西,参与了进来。虽然起义失败了,但他因此结识了朱德、陈毅等人。
1929年,广西百色吹响了起义号角,红七军正式成立,邓小平当政委,龚楚当参谋长。那时的他意气风发,前途无量,压根没想过后来的“叛变”一事。革命怎可能一帆风顺?正是因为跌宕起伏,才能考验出人心。
随着形势变化,党内出现了各种思想斗争,1931年,王明“左”倾教条主义占了上风。1932年底,龚楚因为所谓的“右倾机会主义错误”被撤了职务,这对正在劲头上的他来说,几乎是晴天霹雳。为什么自己为革命拼命,却被扣上这样的帽子?
更让龚楚痛苦的是,亲眼看到了“左”倾路线带来的灾难,1933年,中央苏区开展了“消灭地主”运动,搞得越来越激进,清算接连清算,杀了一批又一批,连红军干部的家属都不放过。
这个时刻,龚楚动摇了,当年5月,在瑞金召开的党政军高级干部会议上,他再次被严厉批评,被认为“对革命前途灰心丧气”,甚至被开除党籍一年,送到红军大学受训。一连串的打击,如果坚持下来,或许能等到柳暗花明的那一天。
龚楚没有坚持初心,后来的挫折,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。1935年2月,中央分局接到紧急电报,要求派部队去接应在湘江战役中失散的红三十四师,这个任务落在了他身上。
当时龚楚率领1200多人的队伍,突破敌人层层封锁,等到达地点后,却没有找到任何踪迹。经过打听,才得知红三十四师已经大部分牺牲,师长也壮烈牺牲。
经过痛苦的思想斗争,龚楚做出了他一生中最后悔的决定。1935年5月2日夜,他找借口说身体不舒服,早早“休息”了。
午夜时分,龚楚趁着警卫员熟睡,悄悄离开了驻地,独自一人逃回了家乡。这一走,性质就变了,变成了“逃兵”,很快发展成了“叛徒”。
国民党提供了利益的诱惑,龚楚叛变了,先后担任“剿共”游击司令等职务,疯狂迫害自己的昔日战友。
10月,龚楚还策划了一个阴险计划,带领30多名国民党军,化装成红军游击队,来到北山地区,声称是“湘南红军”,将当地游击队诱入埋伏圈,最后只有几个人逃出生天。
抗日战争爆发后,龚楚在国民党军队中担任了一系列职务,但由于他曾经是“共匪”高级将领,国民党对他始终不太信任。
1949年,解放军解放广东时,龚楚深知国民党大势已去,选择向林彪投降。我党给了赎罪机会,让他去香港策反国民党海南守将,但他却再一次“消失”。
龚楚在香港一待就是40多年。这40多年里,他改了名字,靠写作和书画为生,出版了《我与红军》等书。
龚楚写下了自己的经历,对于叛变后的行为,总是轻描淡写,甚至为自己辩护。后来,他还曾经去过美国,拿到了“绿卡”,最终还是回到了香港。
80年代后期,国内发布公告,宣布不再追诉国民党军政人员在新中国成立前的犯罪行为。
这个消息让垂垂老矣的龚楚看到回家的希望,已经离开这么久了,太想念故乡了。这次回归,在当地引起了巨大震动,不少人对他的过去表示不满。
有记者问龚楚如何看待自己的叛变行为时,这位老人沉默了很久,最后只是说:“我不算叛党,我只是离开了。”
回到家乡后,龚楚的生活相对平静。县政府按照“人民内部矛盾”的原则接待他,安排了住所,给了一定的生活保障。龚楚自己知道,叛变行为是一生中最大的污点汇通资管,无法洗刷。
发布于:浙江省秦安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